壮族特有的壮族马骨胡音乐文化
2024-03-19 22:23:11 2
每一段美丽的音乐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传说。壮族文化中的马骨胡艺术就向人们展现了一个世代相承的故事。马骨胡是壮族人民精神的象征。
虽然马骨胡只是一个乐器,但深厚的文化底蕴,足以让我们所有人学习与深究。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看看壮族特有的壮族马骨胡音乐文化吧。
马骨胡是壮族人民喜爱的民间乐器,因琴筒用马骨制作而得名。马骨胡,别称“骨胡”。壮族传统弦鸣乐器,擦弦类。壮语称之为“冉督”,又称“冉列”和“冉森”。“冉”,壮语意为“胡”,“督”为骨头,故名。“列”、“森”系壮语,意为“体小音高”。
马骨胡外形美观,琴声悠扬清脆,演奏起来如珠落玉盘般悦耳;又如山溪流淌,委婉动人,好似松涛人怀,细抚心灵;宛若春雨阵阵,润物如丝,沁人心脾。在山清水秀的壮乡,在月白风轻的夜晚,壮家小伙子常常用马骨胡拉出醉人的曲调,甜蜜的旋律,倾诉自己对心上人的爱恋之情。这甜美醉心的“壮乡小夜曲”,常常构成壮乡之旅的一道独特风景。壮族马骨胡艺术流行于广西西部大部分壮族聚居区和贵州、云南部分地区。
马骨胡是起源于奚琴类型的拉弦乐器。从清代初年起,随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各民族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拉弦乐器也增加了不少新的品种。我国着名音乐史学家杨荫浏先生(1899年-1984年)《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三十四章)中载:“到了清代,除了原有二弦的胡琴或二胡之外,又出现了四弦的四胡,专用于伴奏京剧的京胡。少数民族地区也出现了不少拉弦乐器,如广西壮族的马骨胡等。”
据壮族老艺人80年代初回忆:壮剧到现在已是第七代人了,祖辈们说,在没有壮剧以前,早就有人拉冉列了。最初,人们常在节日里,拿起马骨胡、土胡、葫芦胡和壮笛等壮族民间乐器到邻近的村寨去演奏,叫作“游院”,这便是壮族民间器乐合奏-“八音”(采用马骨胡、土胡、葫芦胡、三弦、壮笛、八音锣、八音鼓、小钹等八种主要乐器合奏)的早期形式。马骨胡在由邕剧——板凳戏——“土戏”——壮剧的整个发展演变过程中,始终是主要的伴奏乐器。1815年,当隆林县成立了半职业壮剧团以后,马骨胡又成了壮剧乐队的领奏乐器。
关于马骨胡的来历,在广西的壮乡山寨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很早以前,这里住着一位聪颖俊俏的姑娘阿冉和一位勤劳勇敢的青年阿列,他们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非常相爱。阿列常常拉起土胡向阿冉倾述衷肠,阿冉则用嘹亮的山歌表达自己的一片钟情。阿冉家有一匹骏马“四蹄雪”,长得高大肥壮,毛色油光发亮,走如行船跑如飞,远近闻名。一天,土司要用“重金”买下“四蹄雪”,当他看见貌似仙女的阿冉后,连人也要霸占,便下令连人带马一同抢回山寨。
您可能还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