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舞蹈:畲族粑糟舞

2025-02-05 18:02:07

  畲族文化历史悠久,而畲族粑糟舞也有悠久的历史及浓厚的民族文化。畲族粑糟舞是一种独属于畲族的舞蹈,它是一种祭祀与娱乐为一体的舞蹈。畲族粑糟舞在畲族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是畲族最古老的舞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畲族的粑糟舞。

  畲粑糟舞因舞者围绕粑糟,边敲边舞而得名,是畲族人独创的一种古老舞蹈。主要流传于黔东南州麻江县境内。相传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原始的粑糟舞是在老人归天、众族人为老人送终守灵而跳,为老人在阴间驱赶邪佞驱鬼,后来渐渐演变成喜庆舞蹈。

  畲族粑糟舞源于一个悲壮的传说。相传畲族祖上有一位名叫代赖的人,能征善战武艺高强,当时的朝廷因惧怕畲族人造反而设计将其诱杀。畲族人为了纪念这位英雄,在其葬礼上,族人义奋填鹰,将粑糟反朴在地,用木棍冲击粑糟,喻义要将朝廷颠覆并进行冲击(因“糟”与“朝”同音)。从此,冲击反扑粑糟逐渐形成了一种丧葬舞蹈。

  畲族粑糟舞的相关器具有:粑糟,一种糟状木器长约1.3米,宽约0.5米,高约0.3米;木鼓,用木凿空蒙上牛皮而成,长约1.3米,直径约0.4米;铜鼓、鼓棒;木棍,多用硬木,长约1.5米,直径0.07米。

  跳粑糟舞主要分三个部分完成:

  第一部分:祭祖,先由一位巫师在跳舞的场坝边上燃香三柱,烧纸三张,口中念念有词。其大意是:“列祖列宗,某某人已去逝,即将跟随你们而去,现在我们按传统习俗为他(她)跳粑糟舞,把他(她)送到你们身边……”。

  然后将一个生鸡蛋放入粑糟内,由巫师执棍将其冲烂(当地人认为如不冲烂鸡蛋,则对跳舞者不利),最后将粑糟翻扑于地,跳舞开始。

  第二部分:跳舞,也是粑糟舞的高潮部分,参加跳舞的人员仅限男子六名,跳舞者均可轮换上场。击木鼓、铜鼓各一人(多为老人)。冲击粑糟跳舞者四人,(多为青壮年)。

  跳舞者必须在木鼓的指挥下进行,打击木鼓有套固定的节拍,大多以口决的形式代代相传,时而击鼓面,时而击鼓身,击鼓面时,跳舞者用木棍冲击粑糟底部,击鼓身时,跳舞者用木棍击打自己左或右跳舞者的木棍。

  整个舞蹈分为上下各12小节,在每一节终了时,要按其节次绕粑糟转圈。同时以棍相击,舞到酣处,只见棍棒翻飞,鼓声粑糟声振天,舞者大汗淋漓,甚为壮观。一般跳完一次需一个半小时,送亡人上山前还需再跳一次。

  第三部分:结束,最后一次跳完粑糟舞,舞者合力将粑糟翻回来,然后齐声说到:公(太)得去了,意为死者已带着祝愿随着祖先而去。这时,死者方可被抬去下葬。整个过程结束。

  粑糟舞的发展在某些畲族聚居地有所变异,粑糟舞逐渐被用到某些节日庆典和迎宾表演上,身着盛装的妇女围到舞场的四周跳舞,目前,跳粑糟舞的地区有麻江县的岩莺、营山、六保三个村的某些村寨,参加的人大多是中老年人。

  畲族粑糟舞是畲族本民族土生土长的一种古老的舞蹈,是畲族人们代代相传下来的一种文化形式,是畲族舞蹈中的一种,同时也是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您可能也喜欢:
  
  
  
  

同类文章
评估满族人口规模及其地域分布情况

评估满族人口规模及其地域分布情况

  曾经的满族在中国历史上留下辉煌灿烂的一笔,随着清王朝的毁灭,满族文化一度处在低谷,但是时间走到现代化的社会,如今全国上下的满族人民发展出了多少的人口,具体又都分布在全国的什么地方呢?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满族的人口数量约为1041.0585万人。其中辽宁有满族533.6895
2023-12-21
深入了解具有独特魅力的撒拉族美食文化,尽享文化与美食融合的难得盛宴

深入了解具有独特魅力的撒拉族美食文化,尽享文化与美食融合的难得盛宴

  撒拉族主要聚居在中国黄河沿岸的青海省地区。作为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撒拉族所有的习俗得根据伊斯兰教而定。撒拉人自称“撒拉儿”,其他民族称之为“撒拉”。那么,撒拉族有哪些别具风格的饮食习俗呢?一起来撒拉族文化中看看。  撒拉族男儿,多以上山伐木、下河板筏为生。此外,养蜂是撒拉人最喜爱的副业生产,园艺
2023-12-21
罗布林卡的文化开放让锡伯族传统节日成为亮丽风景,具体而言,锡伯族有哪些大众化节日活动呢?

罗布林卡的文化开放让锡伯族传统节日成为亮丽风景,具体而言,锡伯族有哪些大众化节日活动呢?

  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锡伯族,其大众化节日还不少,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抹黑节、杜因拜扎坤节(西迁节)等,其中抹黑节和西迁节是最具民族特色的节日,体现了传统的锡伯族文化。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春节:从阴历年三十开始,各家各户都要杀猪宰羊赶做各种年菜、年饼、油炸果子。除夕晚,全
2023-12-21
探索汉族传统服饰文化:从历史渊源到当代发展

探索汉族传统服饰文化:从历史渊源到当代发展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服饰等,汉族文化包含了服装文化、歌曲文化、饮食文化等多种文化形式所组成。今天就由小编我为大家详细的讲一下传统汉族服饰文化。  汉族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其历史源远流长、文化辉煌灿烂。纵观几千年的历史,汉族的服饰,在式样上主要有上衣下裳
2023-12-21
揭秘锡伯族的源流:他们是否是古代某一族群的后代?

揭秘锡伯族的源流:他们是否是古代某一族群的后代?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的繁衍,而现代许多的民族都是由古代的民族后裔。锡伯族是五十六个民族之一,他是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之一,而锡伯族的历史由来已久,你知道锡伯族是古代哪个民族的后裔吗?下面的锡伯族文化为您解答,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锡伯族,是中国境内的一支少数民族,与古代鲜卑和近代满族有一定的关系
2023-12-21
探寻藏族文化中的女性荣耀:揭秘藏族传统节日“吉祥天母节”

探寻藏族文化中的女性荣耀:揭秘藏族传统节日“吉祥天母节”

  “天母节”又称“仙女节”是藏族的女性节日,藏族妇女对这个节日尤为喜爱,因为在这一天男人们会对女人特别尊敬,并且会给女人送礼物或钱,即便不认识的也会有所表示。在藏族文化中天母节是对妇女尤为重要的一个节日,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下天母节的历史意义与传统习俗。  关于这个节日的起源,藏族民间流传着这样的生动
2023-12-21
- 揭开布依族人民丰富多彩的传统节庆文化之门

- 揭开布依族人民丰富多彩的传统节庆文化之门

  在传统节庆中必不可缺的是歌会。特别是我国少数民族,他们喜欢载歌载舞,表达自己的感情。但每一个传统节庆的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人们是为了纪念那个故事,而流传至今。布依族文化就向我们呈现一个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那就是查白歌节,下面小编带你倾听那份美丽动人的情感吧。  简介  查白歌节是贵州省西南兴
2023-12-21
饶有趣味的锡伯族“涂黑节”庆典:探索多元文化并颂扬独特表达方式

饶有趣味的锡伯族“涂黑节”庆典:探索多元文化并颂扬独特表达方式

  抹黑节是锡伯族的一个有趣的节日。在节日期间,人们都会成群结队、挨家挨户的去抹黑,只有被人抹到才能在来年大吉,而那时候你可以看到街上都是一群被抹得满脸黑灰的人在行走。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锡伯族文化吧!  抹黑节是锡伯族人民的一个饶有风趣、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传说,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这天
2023-12-21
探究少数民族土家族独具特色的古老音乐文化:咚咚喹乐器的起源、制作和演奏过程

探究少数民族土家族独具特色的古老音乐文化:咚咚喹乐器的起源、制作和演奏过程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土家族的文化主要传承体现,土家族传统文化底蕴丰富。这里的男女老少都会吹咚咚喹。相信大家对于咚咚喹都比较的陌生,其实咚咚喹就是土家族的一种古老乐器。那么,大家对于咚咚喹有多少了解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咚咚喹”的制作  咚咚喹制作简单,
2023-12-21
揭秘苗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艺术表达形式——“反扳木鼓舞”

揭秘苗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艺术表达形式——“反扳木鼓舞”

  在现实生活当中,民间艺术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苗家文艺在这里也体现了出来,其中以木鼓舞是最为盛名的。木鼓舞是苗族舞蹈的精华,是苗族文化活动的活化石。那么,大家对于苗族民间的反扳木鼓舞了解吗?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反排木鼓舞是苗族神话中造人之神——“蝴蝶妈
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