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说一说,枣庄丧葬习俗有哪些

2025-02-19 02:07:06

  俗语云:活养死葬。在古代,丧葬仪式是非常繁琐的,不仅要守孝一年,有的甚至要陪葬。不过在现在看来,丧葬习俗已经变得简单了。那么,枣庄丧葬习俗有哪些?本期城市文化为你揭晓答案。

  旧时,年老死在家中,停灵在堂屋正中间,俗称“寿终正寝”。人死了,忌说死字,一般说“老了”、“走了”、“过去了”、“回去了”、“去世”、“逝世”、仙逝、与世长辞了等。停止呼吸叫“倒头”,应该说咽气了,有时候,连咽气也不忍说,只说准备后事吧。

  老人在停止呼吸之前,儿女要亲自给洗脸,洗手、洗脚、净身(擦身子),然后给穿上寿衣,寿衣称“送老衣裳”,一般是蓝缎子或蓝布做的,穿上寿袜、寿鞋有的地方也称寿鞋为靴子,带上寿冠即寿帽。寿衣、寿帽、寿鞋在老人病重期间已准备就绪,也有临时到寿衣店选购的,上面都绣有寿字。穿送老衣服,一般只穿单数,忌讳穿双数。穿戴完毕,把死者抬到灵床上,停灵。

  认为如果停止呼吸后再穿戴,死者就得不到了,即死者的亡灵就带不走了。灵堂设在堂屋中间,按方位摆放。死者头垫寿枕,束双脚,白纸蒙面或蓝布蒙身,头南脚北,仰面向上。燃“长明灯”,摆上“打狗饼”,盛“倒头饭”,立“影身草”,灵前放“老盆”,孝男孝女举丧、烧纸钱、喊路。

  山亭地区用红线系铜钱(俗称制钱)放入死者口中,有仿古人含玉之意。死者的两手,一持打狗“鞭”,即用棉花絮搓成的棉条段;一握打狗饼子,即按死者寿终时的岁数数烙制的小面饼,用线串成串,挂在死者的手腕上;有的还在死者袖筒内装些茶叶。据说人死之后有三魂(俗话有三魂六魄之说),一魂驻守尸骨,一魂转胎投生,一魂奔赴西天。而西天路途遥远,又有恶狗拦路,一旦遇到恶狗,便可以用鞭子打它们,同时把打狗饼子扔出去喂狗,以便趁机脱身,顺利到达西天冥国。

  入敛成服死者人棺,谓之“大敛”、“成敛”。棺材是死者的房子,俗称“棺木”、“木头”、“盒”,要用上等木料,精心制作。旧时,对棺材的质地非常讲究。一是木材的品种,多以柏木、桐木为佳,柳木次之。二是棺材板的厚度,6寸最好,这个厚度做成的棺材叫“天地六”,次者为“天地五”。三是漆工,里外面都要漆,最好的是朱红色的漆,漆前先灌桐油,可防潮防水,要漆五六遍,至发亮,敲上去有嗡嗡声。在棺材的前脸上还要雕一个繁体的“夀”字,也有篆书的。寿字要漆成红色。

  死者遗体入敛,须俟子女等亲人到齐之后举行。大敛告成后,由孝子中的长子跪求族长,乞仪丧事。再有宗族长辈领着长子跪请执事人等,由男大老执,女大老执和一般执事组成。执事分管买办、记账、报丧、烟酒席宴、祭奠、丧礼、孝服等事宜。

  成殓后,灵柩前挂幕幔或垂竹帘,幕幔前置祭桌,桌上摆祭品,两边置烛台,中间放香炉。祭桌后设灵位或悬挂遗像。灵柩两边铺苇席,有钱人家席上铺毡或地毯,一般小户铺麦穰。孝子、孝妇、孝女日夜守候在灵柩两侧直至出殡。

  穿戴孝衣、孝帽称“成服”,“丧服”亦称“戴孝”。旧时有五服制,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统称为“五服”。以穿戴各种不同的孝服,标明与死者的关系远近。在枣庄地区,常听人说,我们还没有出五服来,即是指近门近支,能穿着服孝。

  敛告成,孝男孝女亲眷均成服后,还要给孝男孝女砍制哀杖。哀杖又称“哀棍子”,一般为柳木的。在砍制哀棍子时,全家无论有多少孝男孝女,必须从一个柳树枝上砍下来,以表示是近门近支,是“一支子”人家。因此,大孝子(即死者的长子或长孙)的哀杖最粗,以下按年龄、辈数,逐次变细。

  死者刚咽气不久,还未来得及停灵,左邻右舍、附近的亲朋好友,特别是妇女三三两两相约,来到死者家里恸哭抚慰,问及死因,以表示亲邻和睦相处,一家不幸,众家同哀。表达人世间的人情味和亲情味,俗称“哭丧”。

  你可能也喜欢:
  
  
  
  

同类文章
探询中国独特文化之一——北京京剧的国粹之路

探询中国独特文化之一——北京京剧的国粹之路

  京剧在现实生活当中也被我们称为“平剧、京戏”。京剧是我们中国影响最大的一种戏曲剧种,分布地是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很多人对于京剧都有不一样的理解。那么,大家对于北京的京剧文化是否了解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城市文化的角度一起来看看北京京剧文化吧!  京剧发展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
2023-12-21
从传承到发展:探究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形式——北京曲剧

从传承到发展:探究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形式——北京曲剧

  北京的曲剧是唯一一个在北京这块土地上诞生的北京地方戏曲的剧中。诞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五十年代初,北京曲剧的表演程式没有严格的行当之分。那么,大家对于北京的曲剧文化了解还是不了解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城市文化的角度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曲剧的发展  北京曲剧是汉族传统戏曲之一,他是以北京流
2023-12-21
探寻福建土楼:一个千年文化遗产的故事,记录世界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珍宝

探寻福建土楼:一个千年文化遗产的故事,记录世界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珍宝

  土楼是世界之一,它具有独特的建筑特色,它凭借着自己的稀有,走向了全世界。福建土楼主要分布在漳州南靖、华安、龙岩永定等地区,它产生于宋元时期,成熟于明末、清代和国民时期,而最古老和最年轻的土楼皆在永定。  那么,城市文化中,福建土楼有着怎样的文化呢?现在就跟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建筑特色:  福建
2023-12-21
杨柳青剪纸:展示着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瑰宝和独特魅力的艺术奇葩

杨柳青剪纸:展示着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瑰宝和独特魅力的艺术奇葩

  杨柳青剪纸发源于古镇的杨柳青,有着三百多年的文化历史,它受了杨柳青画的影响,造型优美、刻制细腻。现在,杨柳青剪纸在继承传统的同事也有很多创新。那么,大家对于杨柳青剪纸文化是否了解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城市文化的角度一起来了解一下杨柳青剪纸吧!  杨柳青剪纸艺术从清朝兴起,至今已有300多
2023-12-21
探秘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湖南湘绣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发展

探秘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湖南湘绣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发展

  湘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经过千百年湖湘人民的传承与发展,湘绣如今已走便世界各地,是具有极高技艺价值的民间传统文化。一副湘绣的完成并不简单,从选材到绣制的过程有多道流程,它们息息相关又紧密相连。  那么,大家是否了解湘绣的城市文化呢?现在就跟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湘绣历史及发展历程  据资料记载,
2023-12-21
发掘福建城市文化特色,盘点福建文化知识全集

发掘福建城市文化特色,盘点福建文化知识全集

  福建的地理特点是“依山傍海”。福建是一个多山的地方,民族组成也比较单一,汉族人口居多。当然,我们都知道,福建是一个出了很多传奇人物的地方。那么,大家知不知道福建的特色文化以及城市文化是什么呢?  接下来,就随着小编一起来领略一下吧!  福建的文化艺术:  语言  福建省历来以方言复杂着称。全国汉
2023-12-21
【全面探索城市魅力】北京历史文化知识全面汇总,汇聚城市魅力,引领文化潮流

【全面探索城市魅力】北京历史文化知识全面汇总,汇聚城市魅力,引领文化潮流

  北京,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也是我们国家中心的城市。北京是中国的“八大古都”之一,拥有六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量最多的城市。那么,大家知不知道北京的城市文化呢?  接下来,就让小编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北京各地的名称由来: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
2023-12-21
探索台湾本土文化的精髓——揭秘台湾土生土长的传统戏曲艺术形式“歌仔戏”

探索台湾本土文化的精髓——揭秘台湾土生土长的传统戏曲艺术形式“歌仔戏”

  台湾是一个极具民族特色的地方,他们拥有许多独特的民族文化,歌仔戏便是首当其冲的特色。相信大家对“歌仔戏”并不陌生,歌仔戏是唯一发源于台湾本土的传统戏曲,它的地位足以与京剧、豫剧匹敌,在戏曲舞台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  那么,城市文化中,台湾歌仔戏有着怎样的故事呢?现在就跟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表演
2023-12-21
【深入了解城市文化】江西文化知识宝典:历史渊源、传统民俗、文化遗产全面解析

【深入了解城市文化】江西文化知识宝典:历史渊源、传统民俗、文化遗产全面解析

  说起江西,我们每个人可能立马想到的是“鱼米之乡”。江西是一个非常有历史以及拥有自己特色的一个城市。他们的语言文化以及他们拥有的一些物质遗产都是非常有特色的。那么,大家知不知道江西的城市文化吗?  接下来,就随着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江西辖区历史:  江西开发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商
2023-12-21
深度探究湖南特色戏曲文化之辰河戏:历史起源、剧目传承及表演艺术特色

深度探究湖南特色戏曲文化之辰河戏:历史起源、剧目传承及表演艺术特色

  湖南不光物源辽阔,传统戏曲文化也受到很多人的喜爱。辰河戏是湖南大戏曲之一,它流行的地方甚广,它的形成是经过悠久的历史沉淀。它的主要特色是当地的语言,及民歌号子和宗教音乐相结合。  本期的湖南文化为您带来湖南的戏曲辰河戏,一起来看看吧。  辰河戏是湖南地方戏曲大戏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沅水中、上游的
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