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高艺术价值的民族舞蹈:阿尺目刮

2025-04-21 08:32:07

  傈傈族的歌舞绚丽多姿,傈傈族的民族舞蹈为傈傈族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阿尺目刮”则是傈傈族民族歌舞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阿尺目刮”是“山羊的歌舞”,这歌舞不用乐器,是一种人们自娱自乐的舞蹈,而且唱词还十分的丰富,没有界限,可以即兴自编,是种十分有趣的歌舞。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傈傈族的民族舞蹈“阿尺目刮”。

  “阿尺目刮”的来源据说与傈僳族群众的半农半牧,特别喜爱饲养山羊有关。据介绍,当地傈僳族崇奉原始宗教,但无庙宇,宗教活动大多通过歌舞进行,也就催生了“阿尺目刮”。

  “阿尺目刮”的发源地是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叶枝乡同乐傈僳大村,这个村寨的傈僳族居民全部是用原木搭成的“木棱子”,呈阶梯状一层层分布在山坡上。

  乐歌以领唱和伴唱合成,每一乐曲开头,都有一个无唱词内容的起音,其音颤抖悠扬,宛如旷野里山羊的悠悠长鸣。参舞者分男、女两队,每队有一名领唱者,其余合唱。

  唱词内容十分丰富,可从远古洪荒的神话传说唱到身边的生产生活,可承袭前人留下的唱词,也可即兴自编自唱。

  “阿尺目刮”是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民族舞蹈,仅流传在以叶枝乡为中心的澜沧江上游地区,是一种群众性自娱性舞蹈,其特点是不用乐器,自始至终踏歌起舞,曲调可缓可急,且跳动幅度较大,给人以舒展自如的感受。

  阿尺目刮的起源
  “阿尺目刮”———山羊的歌舞,是流传于澜沧江上游的傈僳族传统舞蹈,“阿尺目刮”是来自远古的歌,曲调深沉悠远,如山羊长鸣,音色婉转舞步多变。维西县叶枝乡同乐村是“阿尺目刮”的故乡。“阿尺目刮”的歌词内容丰富,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婚、丧、嫁、娶,节日喜庆,欢庆丰收,迎送宾客等方方面面;舞步古朴,多变,至今还保持着原汁原味的跳法。那震撼山谷的歌声,粗犷雄建的舞姿使人回味无穷。

  “阿尺目刮”是傈僳族历史的真实写照。傈僳族是山的民族,其族源、迁徙历史、文化习俗等大多以民间文学和口碑相传下来。傈僳族是追赶太阳的民族,太阳哪方落就往哪方迁徙。在三次大规模迁徙过程中,澜沧江是西迁的主要通道,成为傈僳族文化的聚集和传播带。

  “阿尺目刮”以热烈奔放、粗犷有力的歌舞生动地反映了傈僳族游牧、狩猎、采集、刀耕火种的历史演变过程。傈僳族是酷爱狩猎的民族,对各种动物的习性都非常熟悉,特别是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傈僳族人民的衣、食、住、行与山羊结下了不解之缘。

  例如:傈僳族用山羊皮制成的羊皮褂,既能保暖,又能遮风挡雨,是傈僳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必备物品。因此,傈僳族人民模拟山羊习性动作而创作成的“阿尺目刮”,舞姿生动形象,情绪欢乐热烈,富于变化,充分表现了傈僳族人民对各种动物的挚爱以及向恶劣的生存环境作艰苦卓绝斗争的乐观向上精神,保留了浑厚古朴的原始艺术风格和特色。

  傈僳族先民还通过对大自然长期细致的观察,借助山花开放、蝉鸣鸟啼、草木枯荣、大雪纷飞、叶绿枝添来定季节。

  您可能也喜欢:
  
  
  
  

同类文章
评估满族人口规模及其地域分布情况

评估满族人口规模及其地域分布情况

  曾经的满族在中国历史上留下辉煌灿烂的一笔,随着清王朝的毁灭,满族文化一度处在低谷,但是时间走到现代化的社会,如今全国上下的满族人民发展出了多少的人口,具体又都分布在全国的什么地方呢?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满族的人口数量约为1041.0585万人。其中辽宁有满族533.6895
2023-12-21
深入了解具有独特魅力的撒拉族美食文化,尽享文化与美食融合的难得盛宴

深入了解具有独特魅力的撒拉族美食文化,尽享文化与美食融合的难得盛宴

  撒拉族主要聚居在中国黄河沿岸的青海省地区。作为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撒拉族所有的习俗得根据伊斯兰教而定。撒拉人自称“撒拉儿”,其他民族称之为“撒拉”。那么,撒拉族有哪些别具风格的饮食习俗呢?一起来撒拉族文化中看看。  撒拉族男儿,多以上山伐木、下河板筏为生。此外,养蜂是撒拉人最喜爱的副业生产,园艺
2023-12-21
罗布林卡的文化开放让锡伯族传统节日成为亮丽风景,具体而言,锡伯族有哪些大众化节日活动呢?

罗布林卡的文化开放让锡伯族传统节日成为亮丽风景,具体而言,锡伯族有哪些大众化节日活动呢?

  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锡伯族,其大众化节日还不少,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抹黑节、杜因拜扎坤节(西迁节)等,其中抹黑节和西迁节是最具民族特色的节日,体现了传统的锡伯族文化。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春节:从阴历年三十开始,各家各户都要杀猪宰羊赶做各种年菜、年饼、油炸果子。除夕晚,全
2023-12-21
探索汉族传统服饰文化:从历史渊源到当代发展

探索汉族传统服饰文化:从历史渊源到当代发展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服饰等,汉族文化包含了服装文化、歌曲文化、饮食文化等多种文化形式所组成。今天就由小编我为大家详细的讲一下传统汉族服饰文化。  汉族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其历史源远流长、文化辉煌灿烂。纵观几千年的历史,汉族的服饰,在式样上主要有上衣下裳
2023-12-21
揭秘锡伯族的源流:他们是否是古代某一族群的后代?

揭秘锡伯族的源流:他们是否是古代某一族群的后代?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的繁衍,而现代许多的民族都是由古代的民族后裔。锡伯族是五十六个民族之一,他是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之一,而锡伯族的历史由来已久,你知道锡伯族是古代哪个民族的后裔吗?下面的锡伯族文化为您解答,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锡伯族,是中国境内的一支少数民族,与古代鲜卑和近代满族有一定的关系
2023-12-21
探寻藏族文化中的女性荣耀:揭秘藏族传统节日“吉祥天母节”

探寻藏族文化中的女性荣耀:揭秘藏族传统节日“吉祥天母节”

  “天母节”又称“仙女节”是藏族的女性节日,藏族妇女对这个节日尤为喜爱,因为在这一天男人们会对女人特别尊敬,并且会给女人送礼物或钱,即便不认识的也会有所表示。在藏族文化中天母节是对妇女尤为重要的一个节日,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下天母节的历史意义与传统习俗。  关于这个节日的起源,藏族民间流传着这样的生动
2023-12-21
- 揭开布依族人民丰富多彩的传统节庆文化之门

- 揭开布依族人民丰富多彩的传统节庆文化之门

  在传统节庆中必不可缺的是歌会。特别是我国少数民族,他们喜欢载歌载舞,表达自己的感情。但每一个传统节庆的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人们是为了纪念那个故事,而流传至今。布依族文化就向我们呈现一个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那就是查白歌节,下面小编带你倾听那份美丽动人的情感吧。  简介  查白歌节是贵州省西南兴
2023-12-21
饶有趣味的锡伯族“涂黑节”庆典:探索多元文化并颂扬独特表达方式

饶有趣味的锡伯族“涂黑节”庆典:探索多元文化并颂扬独特表达方式

  抹黑节是锡伯族的一个有趣的节日。在节日期间,人们都会成群结队、挨家挨户的去抹黑,只有被人抹到才能在来年大吉,而那时候你可以看到街上都是一群被抹得满脸黑灰的人在行走。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锡伯族文化吧!  抹黑节是锡伯族人民的一个饶有风趣、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传说,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这天
2023-12-21
探究少数民族土家族独具特色的古老音乐文化:咚咚喹乐器的起源、制作和演奏过程

探究少数民族土家族独具特色的古老音乐文化:咚咚喹乐器的起源、制作和演奏过程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土家族的文化主要传承体现,土家族传统文化底蕴丰富。这里的男女老少都会吹咚咚喹。相信大家对于咚咚喹都比较的陌生,其实咚咚喹就是土家族的一种古老乐器。那么,大家对于咚咚喹有多少了解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咚咚喹”的制作  咚咚喹制作简单,
2023-12-21
揭秘苗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艺术表达形式——“反扳木鼓舞”

揭秘苗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艺术表达形式——“反扳木鼓舞”

  在现实生活当中,民间艺术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苗家文艺在这里也体现了出来,其中以木鼓舞是最为盛名的。木鼓舞是苗族舞蹈的精华,是苗族文化活动的活化石。那么,大家对于苗族民间的反扳木鼓舞了解吗?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反排木鼓舞是苗族神话中造人之神——“蝴蝶妈
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