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文化:源远流长的苗族传统手工艺——苗族挑纱技艺
2024-03-14 03:22:59
苗族文化中留下了一些不可多得的艺术成果,苗族挑纱就是其中一个,正是因为有了苗族挑纱,才有了如此丰富的苗族服饰和头帕。
那么,苗族挑纱具有什么特点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
苗族挑纱的特点
苗族挑纱用料要求不高,一般的只需要青、蓝、白粗布做底面,用对比色(如青布用白线、白布用青线)的青、蓝、白粗棉线或相似的丝线在底面上进行挑花。挑纱针常用的是补衣针一枚。挑纱图案简朴大方,种类很多,有双龙抢宝、丹凤朝阳、狮子滚绣球、喜鹊恋梅、凤穿牡丹、福寿康宁,还有迎亲抬轿、锣盘八卦、金龙骨排,还有鸟类、兽类、爬行类、昆虫飞蝶类等等。
苗族挑纱的技术
苗族挑纱较为简单,基本针法是在布料上选择适当的位置从中间起针,纵横各三根或四根纱交叉挑成“X”形,如此反复挑织,图案跃然布上。
挑纱既不要剪贴花做样,也不要粉画做底板,只要自己根据布面的大小,起针拉线,什么地方起针,什么地方提针,什么地方收针,宜顺宜斜,有经验的挑纱妇女,均了然于胸中,挑出的纱花图案,里子面子鲜明,绚丽夺目。
苗族挑纱的用途
挑纱用途很广,常用的有三种。一是挑在被面上。这种被面多用家织家纺的土布,用当地的一种刺树皮做染料煮成红色,三幅缝成一床被面,每幅上面挑三组图案,一床被面即要挑九团图案,但也有只挑五团成梅花形的。二是挑在头帕上。即用自家纺织的专用白头帕布,宽一尺二寸,长一丈二尺至一丈六尺,围在外面的一节头帕,挑花式图案三团;包在额前成“人”字形的头帕,左右两边各有一团花形图案;包在后面的头帕也有一团花式图案。有的在最内层的头帕也挑有两团花式图案。花式图案类似围兜,上圆下宽,挑有须边。另外,衣边、裤脚边挑纱的花形图案,多用单朵小花排列,针线穿去必须复还,针头则插入背面,结结打在里子收针的段隙间使整个单朵小花排列的挑纱图案无线牵动。
苗族挑纱,历史悠久,图式美观,已成为广大苗族妇女的传统工艺。女孩子一般长到十一二岁,就开始学习挑纱,出嫁前,已达到熟练程度,进入中年,依旧练习。不少中青年妇女,经常穿戴自己挑纱的服饰、围兜和头帕去走亲、赶场,参加歌会。姑娘们把自己挑织的小手帕做礼物,送给心上的男青年,以增加爱幕之情。
苗族挑纱这种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手工艺是一种无形的财富,它凝聚了苗族先人们的智慧,同时也是苗族独特文化的一种体现,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良部分。
您可能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