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名吃:糍粑是哪里的小吃

2025-02-19 18:42:06

  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
  糍粑是用熟糯米饭放到石槽里用石锤或者芦竹(因地方差异,有的也用竹来代替)捣成泥状制作而成,一般此类型的食物都可以叫做糍粑。
  对饮食文化感兴趣的你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看看糍粑是来自哪里的小吃呢?

  菜品特色
  糍粑,南方各族小吃。
  流行于中国南方地区。贵州、重庆、四川、江西、湖南、福建、湖北、广西、陕西等省市都有,又以江西九江、福建武夷山地区最为盛行,其中又以广西梧州的做法最为特别。安徽南部也有,主要是在重阳节的时候,作为节日食品供客人品尝。糍粑是以糯米、土豆为主料,清浸泡后搁蒸笼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绵软柔韧,趁热将饭泥制作成可大可小的团状,搁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黄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盘里滚动,即可取食。口感香甜。现街头商贩多用脚踩三轮车叫卖,饭泥用保温性能好的特制铁桶装放,摇动把手,饭泥从圆孔钻出。大凡有喜事,当地人都要做红糖拌糍粑招待客人,以表吉利。

  做法
  重庆做糍粑的风俗:通常在中秋节,把蒸熟的糯米导入石舀里,用芦竹把糯米捣碎,再撒上黄豆粉、白糖。
  糯米具体做法:糯米浸泡一天以上,滤干水,置木甑里蒸熟。尔后倒入石臼舂烂至胶状,在干净的器皿上洒些糯米粉,将舂烂的糯米加馅置其上揉
  捏成小团或饼状,还可以用特制的模具印成各种图案,置通风干燥处阴干。阴干后可浸泡在水中,能长时期保存。如果将舂烂至胶状的糍粑趁热压成大的圆饼,就要在冷却后不久,用锋利的菜刀将大圆饼切成小块。因为未完全冷却切时粘刀,冷却太久过于坚硬,切时就很费力。如在寒冷的冬天,晚上压圆饼,第二天早晨就可以切了。食用方法很多,可油煎,可水煮,可火烤,可以同甜酒一起煮沸加糖。
  土豆具体做法:土豆刮皮,清洗干净后,用蒸笼大火蒸煮熟烂后,放置阴凉通风处让其余温和水蒸气散发后,再快速倒入特制的石槽里,人工用木质的锤子捣至细腻均匀,有很多气泡产生,最后用铲子盛到盆里,依据不同地区的饮食口味可放入白糖,芝麻(南方),陕西陕南一些地方会勾兑浇洒一些汤汁(北方),口味爽滑,细腻,相对于糯米较易消化吸收,还可以吸脂减肥,可谓是人间美味。
  湖南糍粑:首先,将糯米淘洗干净。原先,要将米挑到很远的井里去淘洗,因家里没有这么多的水来洗。后来,家里都打了井,也就省了这份挑米的力气。但我发现,老家一些有力气的人仍然舍近求远,宁愿挑着米去离村很远的一口瀑水井淘洗。可能是那里水质好,淘洗起来更方便的缘故吧! 将洗好的糯米沥干水后,在一口大铁锅上置一木甑,待锅里的水烧开后,再将米舀进热气腾腾的木甑中用旺火蒸煮。待糯米快蒸熟时,用文火再蒸煮一段时间,然后就准备打糍粑了。 
  打糍粑是个力气活,一人一根木槌,开始,两人握住木槌使暗劲将石碓里的米饭捱烂。然后扬起木槌对打,你一下我一下,此起彼伏。打的过程要趁热打粑,越快越好,如时间久了,米饭冷了不仅难以打烂,而且手捏糍粑时也捏不动。同时,打糍粑还得有技巧,要不时用木槌将糍粑撬起翻动,否则,有些没打着的仍是饭粒,吃的时候就咯嘴了。 还有,打糍粑时要有眼色,把握好节奏,不然,就会将木槌砸在对方的木槌上或石碓上,不仅虎口震痛,木槌也易被砸烂。因此,并不是每个有力气的男子汉就会打糍粑的。我成年刚学打糍粑时,不是将木槌打在对方的木槌上,就砸在石碓上。一场糍粑打下来气喘如牛,手臂酸痛,虎口发麻。 经过一阵“嘭咚、嘭咚”的砸打后,将打烂的糯米饭从石碓里抠出来,女人们立即围着方桌,一人扯一绺糍粑捏起来。捏糍粑当然也有技术,熟练的但见两手翻动,右手指配合左手大拇指和食指,几捏几捏,然后右手一拧,一个又圆又白、冒着热气的糯米团摆在了桌上。如果不熟练,不但捏不圆,而且半天捏不成一个。捏糍粑中要不时在手上搽些黄油和蛋黄,这样不会粘手。 待糍粑捏好后,然后将另外一张四方桌翻过来压在上面,这个时候是小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刻,纷纷爬到桌子上去踩压蹦跳。待大人将桌子抬开后,一个个薄薄的圆形状糍粑呈现在面前。然后,小孩子争着用萝卜刻成的五角星或囍字印章,粘上红色汁水盖在糍粑上。
  这时,糍粑就算做成了。 当然,打糍粑时让孩子们开心的是,还能不时吃上一坨糯米饭,当大人们将打出来的糯米饭倒入石碓之际,这时,贪吃的孩子们便会蹿过来抓一把在手,然后跑到一边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有时,也会乘大人们不注意,偷吃刚打好还温热柔软的糍粑。 打糍粑、捏糍粑是一个需要多人配合的工作,一般都是几家人凑在一起打,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笑语喧哗,更加衬托出过年的喜庆气氛。小孩子们尤喜欢这种场面,你追我赶,你叫我嚷,有吃有玩,好不快活。吃糯米饭、上桌压糍粑、给糍粑盖红印戳,都是小时候过年有味的事。

  营养价值
  多数地区的人习惯于在腊月打糍粑;在梅州客家地区每逢传统节日或家庭喜庆;四川地区的人在中秋节前制作,象征丰收、喜庆和团圆,是中秋节和月饼齐名的必备佳品。在四川民间一些地方,在糍粑中加入桂花捣制成月桂糍粑,蘸上炒黄豆面和白糖吃,味道清幽淡雅、甘甜爽口,别具一番风味。另一些地方在热糍粑中裹入熟红豆等豆制品、加入适量食盐,切成椭圆状片块放到熟菜油中油炸,作出的红豆油糍粑,色、香、味俱佳。湖北地区的人们也习惯在腊月里打糍粑,将糍粑切成长条状保存,待吃时再切成片状。

  你可能也喜欢:
  
  
  
  

同类文章
《探秘神秘白族饮食文化:揭开其独特特色和奥妙》

《探秘神秘白族饮食文化:揭开其独特特色和奥妙》

  每个民族的饮食都有自己的特色,那是因为每个民族所生活的地方不一样,饮食习惯和传承文化都不同的缘故。而白族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应景食品。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白族文化吧!  白族注重节庆,几乎每节都有一至数种应景食品。如春节吃叮叮糖、泡米花茶和江斋饭;三月街吃蒸糕和谅粉;清明节吃凉拌
2023-12-20
锡伯族传统美食:不可或缺的饮食文化之一——发尔合芬

锡伯族传统美食:不可或缺的饮食文化之一——发尔合芬

  发尔合芬是锡伯族每天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种主食,如果有客人来到家里,锡伯族人也会拿出发尔合芬来招待客人。这样既可表示自己对客人的尊重,又能让客人品尝一样锡伯族的美食。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锡伯族文化吧!  在锡伯族朋友家里作客,主人会请你吃一种发面薄饼“发尔合芬”。发面饼是锡伯族人最喜爱的食
2023-12-20
探究人间美味:揭秘土家族的丰富多彩饮食文化

探究人间美味:揭秘土家族的丰富多彩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反映了人们在日常饮食中的方式、过程和功能等结构组成的一个总和。它是一个民族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思想和哲学。同时一个地方的饮食也受到环境,生产力的影响。在土家族文化中饮食这方面就有着较重的地域色彩。  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包谷饭是以包谷面为主,适量地掺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
2023-12-20
全羊席——关于锡伯族文化的典型代表

全羊席——关于锡伯族文化的典型代表

  锡伯族中最具代表的全羊席,是跟满汉全席是一个意思,都是由一些最具有代表性的菜肴组成一桌宴席。一桌满汉全席可以让你吃遍大江南北,而一桌全羊席却是能让你吃遍羊的每一个地方。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锡伯族文化吧!  锡伯族全羊席是该民族最具特色的肉类菜肴,是锡伯族饮食文化中的典型代表。全羊席的
2023-12-20
探究苗族饮食文化的独特之处,让你不由得沉醉其中而难以自拔!

探究苗族饮食文化的独特之处,让你不由得沉醉其中而难以自拔!

  人的生活基础无非都是在“衣食住行”上面,同时以上四点也是一个地方特色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饮食作为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项在苗族文化里也是有其独到之处。在饮食习惯上面也是与其他民族不尽相同。  苗族多以大米为主食,玉米、红薯、小麦等为辅,杂以养麦、大麦、燕麦、高粱等。嗜酸辣咸,好烟酒茶。饲养家禽家
2023-12-20
探究背后意义:深入探讨粗茶淡饭的真正含义及其文化背景

探究背后意义:深入探讨粗茶淡饭的真正含义及其文化背景

  粗茶淡饭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比较长提到的一种词语,我们总是说“粗茶淡饭延年益寿”,但是很多人觉得这句话有点道理,可是我们却不太知道粗茶淡饭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饮食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学习一下粗茶淡饭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吧!  人们常说,“粗茶淡饭延年益寿”,那么粗茶淡饭到底是
2023-12-20
你吃过中国最臭的美食,它们有哪些种类?

你吃过中国最臭的美食,它们有哪些种类?

  在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菜色的味道是很独特的,例如我们比较常见的长沙臭豆腐、酸笋等等。在中国,我们其实在生活中常常吃到一些奇奇怪怪的“美食”。那么,大家在中国吃过最“臭”的美食有多少种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饮食文化的角度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臭腐乳  臭腐乳的诞生是王致和的功劳,落榜的他无
2023-12-20
你了解中国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吗?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一起探索各地美食!

你了解中国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吗?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一起探索各地美食!

  中国是个多民族相互融合的国家,我们拥有多达56个民族。除了人口最为庞大的汉族,其他少数民族都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又有满族,藏族,蒙古族,回族,壮族等等最具代表。他们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基本代表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  少数民族莱少数民族菜也称“民族风味莱”,是我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古以来就
2023-12-21
探究中国饮食文化演变的历史轨迹:一场启示性的文化之旅

探究中国饮食文化演变的历史轨迹:一场启示性的文化之旅

  中国饮食文化很早便形成了,在若干年间并没有出现什么太大的变化,毕竟我们讲究因地制宜。但是随着近代我们开始固步自封又加之西方先进思想的冲击,中国文化也在动荡中不断的变化,其中就包括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早在距今一万年年到四千年前的时间里,中国便形成了以粟、菽、麦等“五谷”为主要食物原料的黄河流域饮
2023-12-21
探讨中国饮食文化的意义和范围:文化传承、地域差异与多元融合

探讨中国饮食文化的意义和范围:文化传承、地域差异与多元融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饮食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对饮食有更多的,实际意义的要求。使得中国饮食文化从来没有的创新发展。在这一期间中国饮食文化的定义也在发生着变化。不仅仅是局限在文化的范畴。  饮食文化是一个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哲学的普泛的概念,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
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