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节气起源 夏至节气详细介绍
2022-05-25 01:52:57 1
每个节气都有其由来与传统,每一个节气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夏至节气自然也有其起源与开端,通过了解一个节气的起源以及相关传统风俗,可以在生活过程当中让我们更好地融入生活,也能让我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夏至节气的由来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斗指午;太阳黄经90°;于公历6月21-22日交节。夏至是太阳北行的转折点,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北纬23°26')向南移动。对于我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来说,夏至过后,正午太阳高度开始逐日降低;对于我国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来说,正午太阳高度在夏至过后经南返的太阳再次直射后才开始逐日降低。
节气气候特点分析
夏至往往是梅雨季节。夏至时节正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这时正是江南梅子黄熟期,空气非常潮湿,冷、暖空气团在这里交汇,并形成一道低压槽,导致阴雨连绵的天气。除此之外,夏至高温桑拿。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
武侯现象分三侯
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