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中文词语中,出现3个及以上重复的汉字的有哪些?
2023-04-01 23:38:57 8
中国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由基本的单个字词逐渐演化为复合字。在汉字中,有一些字是由多个完全一样的字叠在一起形成的,这些字就被称为“叠字”,其中3叠字与4叠字最为常见,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3叠字和4叠字。
首先是3叠字,也叫做品字型汉字,由3个完全一样的字叠在一起构成新字。比较常见的有:
鑫(xīn),多用于商店、店名、人名等,意思是金子多得旺盛之意;
森(sēn),本义是树木丛生繁密的意思;
淼(miǎo),又作“渺”,会心从3水,根据本义可知,这个字多用于女孩子的名字;
土垚(yáo),意思是高山,常常用于人名中;
火焱(yàn),指光华或光焰。
除了五行和自然界的成分,还有许多跟植物有关的3叠字,例如:
雷靐(bìng),指雷声;
日晶(jīng),会心从3日,表现光明之意;
屮卉(huì),又作芔,小篆字从3“屮”(chè),意思是初生的草木;
车轟(hōng),同轰,会心从3车,本义是群车行驶声;
石磊(lěi),指众多的石头,心肠光亮坦率。
其次是4叠字,指由4个完全一样的字叠成“田”字形而成的新字。常用的有:
犇(bēn),指牛奔跑的样子;
猋(biāo),指豹奔跑的样子;
赑(bì),指马奔跑的样子;
贔(bì),指神马奔跑的样子;
蟲(chóng),指蚯蚓的样子。
这些叠字在文化、历史、地理、人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通过它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明的底蕴。同时,在生活中使用这些字,也对于增加记忆、拓展词汇、提高语言能力有益。
总之,叠字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在口耳相传、文化传承方面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们也赋予了中文独特的文化内涵。学习和使用这些叠字,是了解和熟悉中文文化精髓的一个方面。